don’t luk back in anger

我們都站在梅比烏斯環之上

leave a comment »

近一兩年雖然鯨吞了大量文字,始終無法整理那些感受而轉化成文字;都怪職業病之故,拿滑鼠比拿筆寫字還要多。不過《單戀》給我的感受之深,竟然能鼓動我寫一下閱後感之纇的東西。

《單戀》是我讀東野圭吾的第十二部小說。東野的拿手好戲固然是推理本格系,但社會系仍佔有不少作品;《單戀》探討的兩性課題為社會派,加上懸疑成份,總覺得像文學多於通俗小說。

故事圍繞一伙大學時代美式足球隊內的老同學;在畢業十多年後,四分衛哲朗重遇女經理人美月,不過今日的美月與當年已判若兩人,「她」已成為「他」;美月除了帶來這個震憾外,還牽涉一宗殺人案;哲朗為維護故友而被扯入事件,更一步一步揭開事件背後非比尋常的計劃和真相。

故事中穿插幾個「女人身男人心」又或是「男人身女人心」的角色(在文中都歸纇為一學名—性別認同障礙者),他們都為著想過自己真正的人生而努力,為跟隨自己心意而忍受著各種痛苦(包括變性手術的肉體之痛或是斷絕與家人朋友來往之苦);他們都希望在得到另一性別之後能立足於社會,不受歧視而過上全新的生活。可惜的是,世人接受的一套往往是男為男,女為女,男不能柔弱而女不準剛強的理論。

人纇都喜歡標籤人纇,再以有色眼鏡待之;當得知他們的直實身份,歧視仍會繼續。我們的社會終究不是烏托邦。

文中一角相川老闆以梅比烏斯環來形容男女兩性的說法可謂神來之筆。

社會的規範大概是男與女分別處於正反兩面;但若把這種正反關係放諸於梅比烏斯環便不能成立。於環上的正反是相連的,更準確的說,根本沒有正反的分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梅比烏斯環,分別在於男女部份的多少而已。

雖然「性別」應該是書的大主題,但我更感動於老同學之間相互保護的友情。

在最後的追捕過程中,四分衛哲朗假裝傳球給跑衛中尾,中尾引開警方的防守陣營給哲朗長傳的空檔。而一直不合作的邊鋒早田在危急關頭不僅接下傳球,還為了守護隊友展開防守…

我說啊,管他媽的性別,只要是朋友,我們都值得互相守護吧!

Written by 碌

July 4, 2010 at 3:55 pm

怒推:一百態

leave a comment »

一百態出書對於普通人如細佬來說確是一件非常遙遠而又趨之若騖的事情。
適逢今年書展好友大街出書,當然大大力支持。

官方簡介:

一百字
一百幅圖畫
一百個香港人的故事

是速寫,是極短篇,也可能是白日夢一場。
沒有大道理,但當可找到一點小共鳴。

忙碌的香港人,
請借一分鐘給我,回味生活。

大街用非常親和的文字說出生活點滴,不扮高深,一百篇總有一篇感動你。
唔係一次過出十五本書就係叻。

老鬼

三十歲後的小鬼覺得自己老了,
不因為新陳代謝慢了,
不因為臉上多了幾條細紋;
只是,躺在沙灘上他會討厭別人放的廣東歌,
走在路上會看人不順眼,
買了Milk又翻不下去,
更不明白女孩為何要戴大眼仔、貨櫃帽、扮日系鬼妹。

歡迎你加入老鬼俱樂部。

Written by 碌

August 9, 2009 at 12:38 am

Posted in books, life

Tagged with

我的星巴克

with one comment

近日Starbucks與港牌G.O.D.在中環都爹利街搞了一間「冰室角落」,顧名思意就在仿製港式舊裝潢的冰室環境喝美式咖啡。大概是時下人都忽然懷舊或忽然集體回憶,這間星巴克「冰室角落」既可滿足一眾OL白領的死硬Starbucks咖啡癮,又提供一個略有Life Style的偷閒選擇。

我不愛喝咖啡,更覺得很多人去Starbucks用幾十元買杯Espresso再打開其Laptop(其實在看蘋果日報?)是在製造Image;不過我誠然是欣賞Douglas Young致力推廣本地文化的魄力,而且站於商業立場,相信他又勝一仗。

 

我的星巴克,是真正的舊式冰室。這次先談位於天后電氣道的祥利冰室。

因為曾在天后區工作,祥利是我經常打躉的飯堂。祥利開業至今已經愈半個世紀,樓底高、有閣樓、紙皮石地磚、防火膠板卡位、吊風扇、還有鎮店之寶的攪動式收銀機(還在運作中,如果用來拍賣相信價值連城!),如此湊合成濃厚的懷舊氛圍,漸漸化為一種獨有的魅力。

祥利提供的食品都是普通的多士通粉牛扒豬扒,獨創的牛展治也不怎麼特別出色,午市的選擇更少,還好絲襪奶茶好喝,茶香且濃又夠滑。午市幾乎每天都爆棚,阿姐們都應接不暇,所以我大都喜歡在兩點後才來,如此才能享受那種偷閒感覺,我得承認,我是吃環境多於吃食物。

早前電影<文雀>在此取境,我希望祥利不會如文雀這名詞一樣漸漸被湮沒。畢竟,舊式冰室所餘無幾,其存在價值是相當高。

有機會再談其他我常到的舊式冰室。

Written by 碌

August 2, 2009 at 1:29 am

80年代的女聲

leave a comment »

BonnieTyler早幾天與同事吃午飯時興高采烈地談起近日將出現的日蝕,座上客剛好有一位瑞士籍同事,我唯有告訴她我們正說起「Solar Eclipse」,並沒有講她壞話。

另一位同事突然說記起以前有一首非常好聽的老歌,就知道她要說的是Bonnie Tyler的<Total Eclipse Of The Heart>。同事比我年長,奇怪為何我會懂得這首曾於1983年紅遍全球的老歌。

原因我也不解,大概是我老爸的關係,自大約中三開始我便聽很多英文歌,更明確地說,是英文舊歌;就是反而不聽90’s的英文歌,即使是Britpop神話的Oasis或Blur,即使是Kurt Cobain的Nirvana,即使是大熱到不得了的Take That或Backstreet Boys…

據說Bonnie Tyler的聲帶曾出現問題而令到聲線有點沙啞,就是這把磁性的聲線更令人著迷;君不見略帶沙啞的聲音都讓人陶醉? 遠的有John Lennon和Rod Stewart,近的有我們的黃家駒。

歌曲的前部份較輕柔,然而一下轉入Chorus即如缺堤般山洪瀑發,再加上歌者激昂的演繹,非常80’s Rock Ballads的典型架構。不信?再來一支Roxette的超經典<Listen To Your Heart>

Roxette是瑞典的殿堂級組合,女主音Marie Fredriksson也是勁道十足的女聲。賣座電影<Pretty Woman>人人也看過,又有否記得裡頭這首<It Must Have Been Love>?

It must have been love, but it’s over now
It must have been good, but I lost it somehow

Written by 碌

July 20, 2009 at 12:04 am

三十二平方米的無限可能

with one comment

得知張智強的名字,始於數年前他為北京長城公社項目設計的Suitcase House;
驚嘆於將空間的「空」、「無」發揮至極致。

book cover上年他把不斷翻新自住的舊公寓的歷程輯錄成書,非常有趣的取材。小小的書定價盛惠兩百多元,好昂貴。不過趁著書店辦折扣,唯有忍痛乖乖俾錢。

張智強在位於西灣河的公寓住了三十年,由孩童時一家七口擠在一起,至今日名成利就還獨居於此。看著他在這三十年間如何「重建」居所,彷如看到他本人在思想和設計理念的轉變、生活需求的轉變、外在環境的轉變、甚至是香港整體人口結構的轉變,儼如一本小小的人口進化史。

張智強自小生長在擠逼的家庭環境裡,這反而激發他對空間(包括私人空間)的追求與運用有一套個人的理念。他充分活用了自身環境衍生出來的智慧,加上之後當建築設計工作磨練出的技藝和不斷累積的經驗,像魔術般把少少的三十二平方米變成一個極摩登時尚的室內Transformer!

32m2-inside-1

32m2-inside-2

32m2-inside-3

32m2-inside-4

32m2-inside-5

32m2-inside-6

看完書才醒覺,對呀!其實空間的運用也是一種生活美學;
例如躺在沙發看書的時候,你不需要飯桌;
又例如吃飯的時候,你根本不需要睡床;
張智強的這套居住生活學問可算當頭捧喝,放諸四海皆準。

Related Links:
Kubrick: 《My 32m2 Apartment》
Call a flat with 24 rooms tiny, because…
The Suitcase House in Hong Kong Design Professional
長城腳下的公社官方網站

Written by 碌

July 19, 2009 at 5:46 pm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leave a comment »

夏天周末的早上,我都習慣回母校游泳,其實愛在池邊看書。
這陣子,我在讀龍應台的散文集<目送>。
這次她不談國事政治,只談親情。

目送

以下是節自點題作<目送>的一篇。如閣下是有緣路經此地,別怕冗長,請務必把她看完。

==========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著手,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小學。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裡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枒因為負重而沈沈下垂,越出了樹籬,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裡,怯怯的眼神,打量著周遭。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裡,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 ── 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

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 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他在長長的行列裡,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 ── 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只郵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博士學位讀完之後,我回台灣教書。到大學報到第一天,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到了我才發覺,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而是停在側門的窄巷邊。卸下行李之後,他爬回車內,準備回去,明明啟動了引擎,卻又搖下車窗,頭伸出來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

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裡,一口皮箱旁。

每個禮拜到醫院去看他,是十幾年後的時光了。推著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有一次,發現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糞便,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台北上班。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著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沈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 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

看了一會,天色驟變,風起雲湧。突然一陣怪風,突然下起大雨。
我正趕住執拾細軟之際,雨停,又放晴。
望著很多很多飄到池上的落葉,又望著天空飄得飛快的雲,天氣本是變幻無常,人生如是。
呆坐在椅上,我好像頓悟了些什麼似的。

Written by 碌

July 11, 2009 at 12:06 am

Posted in books, life

Tagged with ,

King of Live

leave a comment »

伍佰太空彈演唱會

(首先要感謝提供相片的ltdrum,非常漂亮的相片)

以往三年也看不到一個演唱會,今年半年內卻已經欣賞了三個;
不過這個非去不可。
前數年分別錯過了伍佰的Wild Day Out和你是我的花朵演唱會;
數星期前忽然在街頭看到命名為太空彈巡迴演唱會的宣傳海報,火速購票。

喜歡伍佰大概是十幾年前的後中學年代,一鳴驚人的<浪人情歌>,比較深刻的反而是其MV,那所在海邊飄流的木屋和歇斯底里式的咆吼。伍佰打開了結合搖滾和浪漫的歌路,從此自成一家,奠定了他獨有的浪人形象。
小弟還是比較主流,之後的幾張國語專輯都被這種Ballad的曲風吸引:超經典<挪威的森林>、<愛情的盡頭>、<痛哭的人>、<被動>、<陪你到永久>、較近年的<涙橋>、和最最最最愛的<牽掛>

後來從魔岩轉到Avex後不知怎的就較少聽了,上年的專輯<太空彈>電子味很濃,風格更偏鋒,個人認為舊時的作品更能發揮China Blue的超強技藝。
開口中,在這次演唱會中伍佰差不多唱了整張<太空彈>專輯的作品(也對,好歹演唱會也叫太空彈演唱會…),和so-called Recycle,即重唱他寫給人家的歌;
伍佰說會唱一首寫給一位小女生的歌,我心想還不是蘇慧倫的<被動>?殊不知是王心凌的<我會好好的>
誰是王心凌?
後來又心想,只有我們那個年代的人,才會稱蘇慧倫為小女生吧…
不過話說回來,這首明明是少女歌的<我會好好的>,由伍佰口中唱出又別有味道,非常厲害。

等了又等,還未見我Playlist的歌;直至演唱會差不多到了一半,才等到那段狂掃結他的前奏,

賤夜the閒馮撐禍線試水

終於有可以跟著唱的歌!然後是接二連三的經典,遺憾的是沒有演唱<牽掛>,我可是非常期待能在Live聽一聽中間的結他Solo,可惜可惜。

剛柔並重的歌聲,超群的結他,出色的樂團,還有與眾同樂的花朵舞,King of Live之名當之無愧。

Written by 碌

June 28, 2009 at 4:08 pm

Posted in music

Tagged with , , ,

Robert Downey Jr.

with one comment

繼Robert De Niro和Gary Oldman後,Robert Downey Jr.(下稱RDJ)是我非常欣賞的荷李活男演員。
<Ironman>好看,但是作為超級英雄片,我竟然愛看變身前的Tony Starks多於變身後的Ironman;
縱是一套典型的商業動作片,RDJ的演繹仍是非常用心,逐步逐步引領觀眾看著Tony Starks如何「成長」。

sherlockholmes

最近得知他將會在<Sherlock Holmes>中擔演福爾摩斯的角色,
很期待RDJ如何演繹偵探小說之父Sir Arthur Conan Doyle筆下的超級偵探;
不過據聞導演Guy Ritchie會在電影中加入新元素,例如福爾摩斯會有不少動作場面(汗…),拜託別把電影搞跨才好。
原來還有Jude Law飾演華生!豈能不期待?

遺憾的是還未有機會看其舊作<Zodiac>,與及和Jamie Foxx合演的<The Soloist>(大概沒有機會在香港上影了)。

Written by 碌

June 27, 2009 at 1:34 pm

Posted in movie

Tagged with , ,

10 Years After

with one comment

10 days after cover

等了又等,手上終於拿著這本書度大大的畫集。
畫集名為<Slam Dunk 10 Days After>,我們卻苦苦等待了十多個年頭。
當年井上與集英社談不攏而作出那個帶著缺憾美的結局,就好像手指被碎木刺著,找不出來拔不到它,久不久又令你有種未能釋懷的無奈。

2004年,井上為了答謝<SD>總銷售突破一億冊(一億!),在日本神奈川縣的某校園(就當她是湘北吧!),以粉筆在黑板上畫下了全國大賽十日後各人的小故事。
畫集就是把這些黑板畫結集成書。
井上沒有冷落每個角色,配角如植草、越野、深津、高頭等等全部都有提及;
不過我最留意的還是無人不愛的三井

永不放棄的人

愛三井是因為他充滿血肉:他不如流川有超卓的技術,也沒有赤木的領袖之能,曾走歪路,又鳥倦知還。因為兩年的空白期帶走了他的體能和自信;在翔陽與陵南之戰都因體力不繼而被換出,但在最後的山王戰就以鬥志支撑著身體,用其拿手的三分球為湘北奠定勝基。
「告訴我,我是誰?」
「我是三井壽,一個永不放棄的人!」
看漫畫也會感動得流涙。

不消十數分鐘就看完,最後當然是我們的櫻木花道
「因為我是天才嘛!」

10 days after end

想著想著,我大概在1993年第一次看<SD>,當時港譯作<男兒當入樽>,個人認為名字改得相當好。
當時還是剛剛脫離大師北条司門下而初出茅盧的小伙子,由畫風相當幼嫩至今日<宮本武藏>的揮灑自如,我們都見証著一個成長故事。
我相信大家都曾試過在黑板上寫東西畫東西,其實是相當困難;但是井上在黑板上仍然畫得非常精美,大師之名,當之無愧。

<男兒當入樽>就是如此的吸引著,影響著我們;
如果有幸我能親身遇見井上雄彥老師,我會鼓起勇氣對他說:

「我喜歡籃球,就是因為你的<Slam Dunk>!」

Written by 碌

June 20, 2009 at 2:41 pm

膠卡支

leave a comment »

膠卡支,國語發音,高科技也。

iphone 3G S

細佬作為一名IT從業員,面對著每天不停來襲的新科技新資訊,發覺自己的步伐根本已跟不上了。就像於上星期的WWDC中,Apple再發放推出新型號的iPhone 3G S之消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又會出現一片換手機的熱潮,然後又再製造一大堆電子廢物。

在很多親朋戚友眼中,我是一名對科技產品或技術的追求者;不過正好相反,我卻樂於做一個low-tech IT guy。

  • 我的手機是用了兩三年的低智電話,冇3G冇wifi冇視像冇GPS,不過電池可以維持3至4天,而介面也user-friendly;
  • 家中也只有看影碟的普通DVD Player,我連一隻Blu-ray也未看過;
  • 電視的爛劇集爛節目已甚少看了,何需一部硬碟錄影機?
  • 用的電腦只是一台用了數年的舊型號iMac,Laptop或Netbook或UMPC統統沒有;
  • DSLR? 我連機仔DC的functions也未完全掌握呢?絕世好劍落入斷浪之手也無用武之地罷;

如此,你會發覺時間會更好利用;在家中你可以多看書多看雜誌(不是指那些意淫封面的毒物),又或是聽一聽音樂,又或是做個運動跑跑步;全都不需多花金錢多花精神也能改善生活,心境可更平和,心靈可更充實。

再說,當身旁都充斥著高科技時,撫心自問,你有發覺你的生活比以前更好?

  • 乘搭巴士地鐵時,附近總有人會強逼你接收其NDS/PSP的打機噪音,又或是一同欣賞其手機的mp3音樂吧?
  • 去茶樓飲茶,你總看不到親戚朋友的兒女的樣貌,因為他們都垂低了頭,正為NDS過關而拼命;又或是總有人全程都戴上耳機聽著ipod,勉強地完成這一餐;
  • 每朝落街,你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之下被無數的wifi射頻穿透身體的每個部份,而政府已講到明,會安排更多更多的射頻來招呼我們;
  • 貴公司有沒有送你一部新款Blackberry?然後要求閣下記得check e-mail,奪去了你應有的私人時間;
  • 每星期都有大量的新款電子產品推出市場,而遭丟棄的電子舊物大都不能遁還再用,有些甚至會釋放有毒氣體;

科研人聲稱科技可提升人的生活質素,但在這個科技與資訊泛濫的新世代,我們都應問問自己,怎樣才算是「好生活」?

Written by 碌

June 14, 2009 at 4:40 pm

Posted in life